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移民美國了,在美國投資置業買房子。中國人有錢,愛買房,而且是現金一移民小知識,華僑和華人的區別?一個人有了某個國家的永久居留權,但還是中國籍,持中國護照。這種情況下,這個人就是我們通常說的“華僑” 。次性付款,似乎成了全世界皆知的事。在美國,甚至有媒體發出“中國人要買下美國”的驚呼。
熱門項目搜索推薦:
然而,中國人在美國不是人人都受愛戴,在美國的一些住宅區,有些來自中國的新鄰居并不十分受歡迎。美國有網站搜羅出了老美對中國鄰居的一些評價,挺有意思,分享一下。
一、中國人做飯氣味較濃。
中國人做飯都喜歡熱油熱鍋,菜、佐料“滋啦~”下鍋,煎炸炒燉,五香粉八角花椒辣椒的香味就出來了。只是,在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,什么族裔的人都有,而不同族裔的人,習慣不同口味的食物,我們覺得香的東西,到了人家老美的鼻子里,也許就不覺得了。
美國人做飯,油煙少,在家里做飯,屋外基本聞不到什么氣味。所以他們可能不太習慣出門散步的時候,路過別人家,就知道這家人晚上吃的什么。
二、中國人喜歡改建,跟美國社區不協調。
走在美國很多社區,你都會感覺景色很美,心情舒暢。原因是除了美國人喜歡把自己的前庭后院裝飾得很漂亮,他們還很注意小區的房屋風格一致化。
三、中國“土豪”現金一次性購房拉高房價不公平。
美國一些社區的老住戶,包括華裔住戶在內,對新來的中國買家有些擔心,擔心他們大筆拋出現金購屋會推高社區房價。有一位圣馬力諾市居民表示,本 地人多貸款購屋,而國內來的買家則用現金購屋,貸款購屋者從申請貸款到拿到貸款通常需要30至45天,與用現金購屋者相比毫無優勢可言,“這對本地人不公 平。”
移民小知識,永久居民和入籍的區別?指個人容許永久居留于某國的權利,擁有永久居留權的人稱作“永久居民”,但不享有公民權。
四、中國鄰居不喜歡參加社區義工等活動。
美國人很喜歡做義工,小到幫孩子的老師整整作業紙,大到上前線為國征戰,隨處可見義工的身影,也就是所謂志愿者“volunteer”,義務勞動。
五、中國人太實際,好看不如好吃
十幾年前來美國的華裔移民有砍自家房產上的樹,拆舊房建大房的傳統,給當地老居民留下了不注意保護環境的印象。
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少見了。不過,美國很多別墅都有比較大的私有綠地,而中國家庭卻認為,好看不如好吃——不太熱衷于園藝,而比較喜歡種菜,養動物(可以食用的)。
有一位住在皇后區的女主婦,因為女兒要生孩子,就買了一大籠活雞,作為“營養儲備”——既可以燉雞湯,又可以下蛋。沒想到,管理部門卻給她發來了一紙禁令,并引用某一具有百年歷史的社區盟約,責令她從自家院內把活雞遷走。
這款1913年簽署生效的古老盟約規定:禁止在該社區內設立釀酒廠、糖廠、屠宰場、養雞場、養牛場、養豬場、石灰廠、煉鐵廠等。該禁令的制訂者小奧姆斯特德(FrederickLaw Olmsted Jr。)的父親是著名的園林建筑大師,也是紐約中央公園的設計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