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澳洲生活多年,覺得中國和澳大利亞就是兩個世界。你在中國覺得合情合理的事情,可能澳洲人會覺得特別奇怪,不能理解。那么就在這里比較一下中國人和澳洲人的觀念大不同,相信在或去過澳洲的你也深有體會。
總是聽大家說:
“懂得享受生活的是澳洲人,日子苦逼的是中國人。”
中國人的一生充滿了競爭和壓力,辛辛苦苦,操勞一生!眼睛一睜一閉之間,這輩子就那么過去了~
澳洲人出生前,有國家福利的支持,媽媽可以住在舒適的醫院。
中國人出生前,媽媽要托關系、移民小知識,有了外國永久居留權,這個國家會發給這個人一個身份證明,就像我們國內的身份證,來證明這個人的永久居留權。這個證件,在美國俗稱“綠卡”,其他國家有不同的稱呼,比如加拿大俗稱“楓葉卡”,日本叫做“登錄證”。花大錢。掙破頭皮的去一家好的婦產醫院找個好床位。
澳洲人回家后住在這里,花錢買的,一輩子就是自己的。想住幾層住幾層。
中國人回家后住在這里,攢了一輩子的錢,買來的棲身之所,70后可能就住不了了。
澳洲人0歲—10歲的時候,日子是這樣過的: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,順便鍛煉一下自己的動手能力。
中國人0歲—10歲的時候,日子是這樣過的:上學→課外補習班→上學→課外補習班,無限各種循環。什么樂器考級啦,什么奧數金牌啦,什么特長加分啦。多數是為了父母的面子和期望。
澳洲人10歲—20歲的時候,和異性(也有可能是同性。。。)談談戀愛,秀秀恩愛。順便在追逐個夢想什么的。
中國人10歲—20歲的時候,用十幾年的寒窗苦讀,追求一個幾億人共同的夢想:高考!上好大學!
澳洲人20歲—30歲的時候,找份工作,不論好壞只要穩定。然后成家立業,在工作上學會一技之長。不足的地方再回爐重造,弄個碩士學位讀一下,學學知識,長長見識。
中國人20歲—30歲的時候,投簡歷,找工作!起步要求高,想要一步登天。找不到工作的就繼續讀研,再找不到就讀博,再找不到就讀博士后,再再找不到。。。
澳洲人30歲—40歲的時候,自從有了人生目標就開始買車買房,生個娃。
中國人30歲—40歲的時候,人生的唯一目標:移民小知識,移民監是什么?移民監“是個形象地比喻,比如要想移民就要坐監獄一樣不能長期離開要移民的國家(短期可以),因為如果離開時間長了,就不能申請入籍或者會喪失移民身份。買房!買房!買套房!老老實實的踏入房奴的隊列。
澳洲人40歲—50歲的時候,需要工作的時候就努力工作,然后用一個長假的時間出門旅行、度假,享受人生。
中國人40歲—50歲的時候,一切為孩子的未來,省吃儉用,努力存錢。
澳洲人50歲—60歲的時候,努力工作到最后一天,然后盡享退休后的生活,喝喝下午茶啊~出去旅旅游啦~
中國人50歲—60歲的時候,孩子們漸漸長大了,好不容易要開始自己的生活了,結果發現馬上就要退休了。。。退休之后總覺得自己的人生一下就沒有目標了。
澳洲人60歲—70歲的時候,趁著還能動的時候,想要到處去轉轉,給自己寫個人生回憶錄。講講自己的故事。
中國人60歲—70歲的時候,用前半輩子的時間養孩子,用后半輩子的時間養孫子。。。
澳洲人70歲—80歲的時候,終于完成了自己大輩子的夢想,開始和自己的老伴兒樂享天年。去養老院和老伙伴們一起熱鬧。
中國人70歲—80歲的時候,一周一小病,一月一大病,三天兩頭往醫院跑。
澳洲人死后,大部分進了公墓。
中國人死后,連塊墓地都買不起。。。
確實有許多人覺得澳洲就是什么都好,體制好、福利好、環境好... 當然,這些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是因為澳大利亞人口非常少,人均資源豐富。據最新官方數據,目前澳洲人口為2390萬,諾大一個國家相當于一個上海市的人口。人家能夠這樣畢竟也是國情決定的,在中國肯定是做不到,
但是除此之外,我們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也是遠近聞名的,好多歪果仁也都紛紛來中國感受傳統文化,每年也吸收了很多海外留學生,棒棒噠!
熱門項目搜索推薦: